今年全国人代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单增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科学技术创新就是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自强道路。近年来,徐工集团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从默默无名到跻身全球前三。
在技术领域奋力擎起大国重器脊梁的同时,徐工也通过“国潮涂装”、“出演”电影《流浪地球》、打造品牌周边文创等活动频繁“花式出圈”,让重工企业的硬核形象,演绎出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焕发新的活力。
这些创意策划,出自于徐工集团的几位“90后”品牌“架构师”。在他们的努力下,“创新宣传”与“科学技术创新”达成“双向奔赴”,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品牌在国际舞台熠熠生辉,也积极培植创新发展的文化土壤,唤起更多年轻人对于工程机械的好奇与向往。
当重型机械披上“四大神兽”的涂装“外衣”,能有多惊艳?2021年末,徐工推出了一款完全实现国内自主化生产的起重机产品,在发布会上首次亮相时,凭借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手绘国潮风涂装,圈粉无数。重型机械与国潮风华碰撞出的中国式浪漫,也迅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讨论热潮。
王琳是这次策划的负责人。在与徐工结缘之前,王琳对于工程机械完全无感,在年少的她看来,那些机械装备都只是施工用的大机器,冷冰冰的,毫无美感。入职之后,随着工作的深入,她才逐渐感受到工程机械的魅力。尤其是,徐工近年来坚持自主创新,一步步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并制造出多款“全球第一”的设备。王琳内心的自豪感不断升腾的同时,也更加意识到品牌宣传的重要性。
多年前,刚入职不久的王琳,在与海外市场对接时,就明显地察觉到一种“不公平”。国际工程机械市场,格外注重产品的美誉度。同样性能、质量的产品,由于当时徐工的品牌知名度不如海外竞品品牌,价格这一块就必须“低人一头”。
党的二十大提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任务。习强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为加快品牌建设步伐、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以中国品牌助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和遵循。
如何打造品牌美誉度,提升国际知名度?这对王琳和伙伴们来说,是一场漫长持久但必须要打赢的挑战。
王琳所在的机械品牌与文化发展部是一个很年轻的6人团队。他们的平均岁数只有30出头,在部门鼓励创新的宽松氛围下,一个个金点子在一次次头脑风暴中迸发。在他们看来,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结合现代潮流来为机械赋能,这样的创新表达,不仅能让冰冷的硬核机械展现力与美,更能因中国特色而呈现出独特的浪漫。
事实证明,年轻人更懂年轻人,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世界通行。凭借着“工程机械模型包饺子”、国潮皮肤等策划,出圈的不仅是机械产品本身,徐工这家传统工程机械企业也在互联网世界走红。当网友们惊呼“酷炫”、“浪漫”、“太能整活儿”的同时,一笔笔海外订单也借着宣传的东风顺利拿下。
电影《流浪地球2》的热映,让为电影免费提供“特殊演员”的徐工集团再次破圈。令人津津乐道的是,这次合作的起源于片方向徐工集团发出一条私信。92年的冯若宇徐工集团《流浪地球2》项目的负责人,在他看来,这样戏剧性的开端是偶然也是必然。
冯若宇说,他后来从片方了解到:当《流浪地球2》的工作人员微博上搜索寻找设备道具合作方时,发现只要是工程机械相关的,搜出来的都是徐工相关联的内容,于是,才有了那一条私信。而在确认信息真实性后,部门层面只花了15分钟就敲定了这次合作。这,正是徐工长时间坚持以创新引领品牌宣传的必然结果。
冯若宇是广告专业出身,加上从小热爱科幻,他的脑海中总会有些天马行空的创意想法。徐工集团正好给了他一个可发挥的平台。在策划、组织活动之余,他最喜欢的就是在徐工的新媒体平台,与网友互动交流,有时甚至专注到连电话铃声都听不见。坚持社交平台的高强度交流输出,让徐工集团的微博粉丝数从2019年的3、4万变成如今的70多万。《流浪地球2》播出后,徐工集团的网络声量更是与往年同期相比,翻了4、5倍。
这几年,徐工集团从始至终坚持创新驱动,一批又一批的大国重器在徐工诞生。“创新意识”不仅仅在科技领域,同样指引着品牌宣传的不断迭代。
在机械品牌与文化发展部负责人刘彬看来,创新宣传与科学技术创新是一种双向的奔赴:通过创新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帮助徐工产品更好的走出去;同时,也能吸引更多技术人才,共同助力产品创新,形成双向的促进。
如今,随着徐工品牌美誉度的不断攀升,徐工集团的产品已经出口到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了慢慢的变多海外客户的信赖和认可。未来,还将不断“破圈”,逐步提升在欧美澳高端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对于机械品牌与文化发展部的这些年轻人来说,他们有着更大的“野心”:打造更加浓郁的工业文化氛围,将科技强国的种子植入当下年轻人的心里,让孩子们都能爱上中国制造,为高水平发展的持续推进培植土壤。